327.第327章 没办法(1/2)

本站网址:www.xiangcun1234.com,请大家记的收藏与转发。若被浏/览/器/转/码,可退出转码继续阅读,长期以来感谢大家对本站的大力支持。

现如今的大明朝,可以说,已经并非是乱世的开始了。

可以说,这个乱世的最初阶段,已经快要结束了,要进入下一个阶段了。

只是,真正意识到这一点的,却没有几个人。

毕竟,除非是清楚的知道这一段历史,若不然,能够真正推断出天下大势的,没有几个人能够做到。

尤其是这天下刚开始乱的时候,局势-极为混乱,用一些玄而又玄的话来言,这个时候,谁都有可能胜出。

也只能是在这缤纷的乱世过了初期后,才能够更好的断定。

曾毅之所以能够看透局势,只不过,是因为其是后世之人,知道的,自然多了。

可以说,若是没有曾毅的出现,正德一朝,等于是葬送了弘治帝在位的时候多年的努力,让大明朝,彻底的开始衰败下去了。

京城的官员,对于新任右佥都御使王贵,不前去南京赴任,更多的,是猜疑。

要知道,只要是实权官员,有机会往上爬的,没有哪个官员愿意离京的。

这天下的官员,多如牛毛,一旦离京了,也就等于是远离了朝廷的核心,到时候,能够在回京,都是一回事。

不是有那么一句话,宰相门前也是官。

在京城有个官职,只要不是才学太差,不是能力太差,运气只要普通一些,最终,总是能混个好职位的。

而若是离了京城,这天下,从不缺乏才子,除非你认为你自己是惊世之才。

可,就算是惊世之才,也有不入朝堂的,是以,留在京城,是每个官员削破了脑袋都在想的事情。

而若是王贵这个右佥都御使去南京坐镇。

虽说到时候,王贵坐镇南京都察院,那是名正言顺的事情,毕竟,右佥都御使坐镇南京都察院,左都御史坐镇京城。

左都副御史和左佥都御史则是可能出现巡视等。

这,都是有定制的事情,谁也说不得什么。

可,现如今,曾毅可是在南京的,而且,牛景德这个前任右佥都御使被抓的时候,皇帝下旨,让曾毅暂坐镇南京都察院的。

虽说曾毅在都察院任了左佥都御使以后,从来都没有出现过揽权的行为。

可,有些事情,谁也说不准的,毕竟,那个时候,曾毅是在京城,而现在,曾毅是在南京。

且,就算是王贵坐镇南京都察院了。

可,只要曾毅还在南京任职,王贵能心安吗?

尤其是曾毅头上还顶着一个左佥都御史的名头,这让王贵如何的心安?

虽然曾毅不能名正言顺的坐镇南京都察院,可是,其都察院左佥都御使的身份,却是能让他插手南京都察院的事情。

而且,旁人就算是不满,也说不出什么来,这,是规矩,不能坐镇,但是,可以插手。

是以,种种情况来看,王贵若是真去了南京都察院上任,反倒是把他自己置于了十分尴尬的位置。

王贵是刘瑾的人不假,他敢得罪朝廷所有的大臣,因为有刘瑾在他背后撑腰。

可是,王贵,却不敢得罪曾毅。

刘瑾的背后是皇帝,可,曾毅的背后,同样是皇帝,而且,看起来,皇帝对曾毅,似乎比对刘瑾,更要信任的。

若不然,刘瑾岂会对曾毅小心谨慎?

百官也不是瞎子,虽然瞧不见刘瑾对曾毅的恭敬,可是,却也能看出来,刘瑾,似乎不愿意招惹曾毅,或者说,不想招惹曾毅,免得给自己惹上麻烦。

而且,曾毅刚去南京任应天府尹的时候,朝中还有不少大臣以为曾毅失了皇帝的信任,和皇帝有了芥蒂。

可,牛景德被抓以后,这个怀疑,却已经不自觉的烟消云散了。

试问,若非是有皇帝的信任,皇帝岂会盯着南京那边?岂会让东厂审问此事?怕是皇帝理都不会理,要么搁置,要么交给内阁处置了。

可是,现在,皇帝不仅亲自下旨,而且,还把此案交给了东厂,而非是三司,这,就足以说明,皇帝对曾毅还是重视的。

是以,种种情况而言,只要王贵不是傻子,与其跑去南京尴尬,还不如呆在京城的好。

虽说呆在京城被百官唾弃,可,就算是他跑到南京,也好不到哪去啊。

而且,若是呆在京城,不仅能免了去南京的尴尬不提,更是能在刘瑾跟前多露露面,多讨好讨好刘瑾。

而此时,百官对于王贵,那是一个恶从心生。

是以,根本就不想别的,直接最直接的把王贵留在京城的原因,是想要更好的讨好巴结刘瑾这个帽子扣在了王贵的头上。

“怕什么?”

刘瑾的私宅内,王贵满脸的苦涩,向刘瑾哭诉他这几天的待遇,倒是没说刘瑾的不好,他虽然知道刘瑾的缺处,可,既然已经决定要抱刘瑾这条大腿了,而且,已经付出行动不能回头了,是以,就该知道,什么话能说,什么话不能说。

是以,从王贵的嘴里,说出来的话,就是百官嫉妒他,百官羡慕他,更甚至,是百官嫉妒刘瑾得圣宠。

这理,到底如何,刘瑾也不傻,他宅子里的那些金银珠宝怎么来的,他也清楚,可是,事能做,但是,不能让别人说。

尤其是刘瑾身边,现在可还是没有什么官员投靠的,就算是有,也都是那些上不得门面的小吏。

而王贵,虽说是由他刘瑾的帮忙,才成了右佥都御使的。

可,王桂毕竟是当年的进士出身,正正经经的读书人,这,在刘瑾看来,从王贵嘴里说出来的话,那才是真正能够满足他的虚荣心的。

他刘瑾是残缺之人不假,可,那右如何?这些个原本高高在上对他们这个宦官不屑一顾的读书人,不照样要挖空心思的讨好他刘瑾吗?

“你只要记住,你是为杂家办事的,杂家,是为陛下办事的,这,就成了。”

刘瑾一张脸上全都是不屑,不过,还是尽可能的对王贵表现出了一副安抚,礼贤下士的模样:“认真的说起来,咱们,都是给陛下当差的。”

“满朝文武,哪个不是给陛下当差的?只是,他们羡慕咱们罢了。”

“他们都是有私心的。”

“对他们的言语,你不必理会,只要尽心忠于陛下就成。”

刘瑾虽然是宦官,可是,他现在的野心,可是不小的,是以,刘瑾,现在,也想学礼贤下士。

不管怎么说,王贵等于是第一个正式投效他的读书人。

也可以说,王贵,就是给旁人做榜样的,只要他对王贵尊敬,对王贵重用,让旁的读书人瞧瞧,他刘瑾虽然是宦官,可是,也是有大气量的。

想来,有了这么个榜样,日后,投效他刘瑾的人,自然是会多起来的。

对于刘瑾的话,王贵也只能是苦笑着点头了,刘瑾的话,是什么意思,他岂会不懂,说的好听些,他王贵是皇帝的臣子。

可,说的难听些,他王贵,是刘瑾的人。

只是,王贵也知道,他的这些遭遇,刘瑾也没办法的,总不能谁乱说话,就让东厂的人抓谁吧。

那样的权力,就算是刘瑾,也是没有的。

而且,刘瑾若是敢因此抓人,那,势必会闹出一场巨大的动静的,到时候,就算是皇帝昏庸,不管朝政,怕,刘瑾也是要免不了一番斥责的。

而他王贵,这个夹在中间的,定然会是最后的倒霉鬼了。

是以,王贵给刘瑾说这些,并非是想要在刘瑾这得到解决办法的,而是想要在刘瑾跟前提一提他的委屈,好让刘瑾记下来他王贵的不容易,以此,换来以后更多的好处罢了。

看着王贵满脸的委屈无奈,刘瑾心里,也是有些冷哼的。

不是刘瑾看不起王贵,而是在刘瑾看来,王贵这个当年的进士,混的可是真不怎么样,说是都察院的御史不假,可是,原本在都察院内,混的也是最没地位的。

也就是平日里若是有人上奏折了,帮忙联奏一下罢了。

平日,根本就不见其有多少的本事。

本章节未完,点击这里继续阅读下一页(1/2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