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5章 苏叶(05)(1/2)

本站网址:www.xiangcun1234.com,请大家记的收藏与转发。若被浏/览/器/转/码,可退出转码继续阅读,长期以来感谢大家对本站的大力支持。

苏叶(05)

到体育新闻组报道后,一连几天郁冬都没露面,一来是组长军哥没布置任务,再则就是郁冬也确实很久没有休过假,正好趁这次工作交接的机会,熟悉一下新工作的具体内容。

杜若村地处四川边陲,沟沟里的雨季就像拖拉机迟缓的犁地声,踏实、闷沉,费力起一阵,又退上几步泥,麦苗就压倒一片。

七月初,雨势不小,一阵阵倾倒下来连成织锦。郁冬站在窗前,丢下手里的资料,静静闻了一冒花香,听了一瓢雨声。

真该让自己好好休息一下了。

郁冬笑容匀静,一颗心也倏然沉了又沉。

纷扰尽消时,她才发觉这天地还是海蓝、水青,只等晴天来,明晃晃一轮月照样东边起。

郁冬还记得,在大学那段最颓废、最看不见光的日子里,她偶然看过一个沁人心脾的小故事。

传说佛陀在世时曾有一位非同寻常的弟子,出家前他本是贵族子弟,精通琴棋不说,为人大气宽厚且盛含抱负。

因为想不清人活一世,除却行善,还有什么值得立世长存之物,才出的家。

佛陀听了,淡然一笑,挥手指琴,问道:“你可知琴弦紧,弹出的是何韵律?”

弟子规矩答道:“不知,但有声。”

“那太紧,可会断裂?”

“当如是。”

佛陀随即抚琴,琴声刺耳,弦划破人心。

佛陀又问:“你可知弦松时,可有声?”

弟子这回自己试探了一番,道:“声音疲软,实在难听,浪费了这把好琴。”

佛陀会心一笑,“弦是弦,琴是琴。好琴未必配好弦,弦是松是紧,都需附在琴上。”

弟子不明白,忙问:“您这是何意?”

佛陀摇头,“我问你弦紧时,有何韵律,你且没试过便答有声。我问你弦松时是否有声,你答疲软无趣,浪费一把好琴。这岂非诳语在前,答非所问在后?”

“况且,弦松弦紧,都是琴上物。”

弟子顿时了悟,谢过佛陀,此生留名。

郁冬起初不懂佛陀何意,但这几年下来,她见过不少人世苍凉,也走过不少满目疮痍,读了些好书,保持了那份良善的初心。

她这才明白道——

眼,耳,鼻,舌,身,意乃是六根,六根未尽不打紧,可守不好初心便是烦恼纷扰。人活一世,无论是优良的琴,或是永远只能是调和的弦,都是尘世造物的恩宠。

是精进,已然背对愚蠢。

犹如面对着光芒,永远不跟地上那般肮脏的影子为伍,可说到底,影子也是归属自己的。

人以肉眼看世事,自当物欲迷心,与其开阔心境,返璞归真,不如先做心口相一的事。

好比,说是休息几天,其实郁冬不过是一直躲着陆自喃,是害怕还他借车的人情?

还是唯恐自己要还的太多。

.

周二晚上,拉练前一天全队组织动员大会。

郁冬带着相机和录音笔去了部队会场,台下座无虚席,无论是坐姿端正的部队军人,还是坐在前排刚拿到手机左顾右盼的运动员,清一色都装着军装。

据说除了拉链动员大会外,今晚还有各排排练多时的□□大赛,兵哥哥的风采一览无余。

引得在场年长的记者姐姐们抱拳挤到观众席。

其他媒体工作人员坐在前排一侧,跟训练队的队医、教练坐在一起。社里提前跟训练队打好招呼,由郁冬来做新一期的杂志专访,所以全场就她忙个不停。

“这一期杂志专访对象主要是新时代青年队员。”

郁冬认真记下军哥的话,问:“主题我定吗?”

“你定吧,等素材都收集好,晚上再开个小会。”

“好,那我尽量多准备一些。”

“嗯,但是你自己心里要有个大方向,采访年轻队员要注意问题的角度,多层面体现他们跟普通孩子的区别。”

郁冬点头,“军哥,你说的我记下了。这一期专访我还有个想法,希望能从新老队员的交替切入,也好体现青年队员在比赛和训练中的新生代后起力量。”

军哥赞赏道:“就按你说的做!”

红/歌赛精彩绝伦,高亢嘹亮的战歌在点着血色的红旗上飘扬,今夜灯火不灭,用真诚和赤诚歌颂祖国母亲。

也有麦田和杏花的阵阵飘香,从希望的田野上游走,在南泥湾里驰骋,心口热血沸腾,来生再聚首。

郁冬听得分外认真,她毕业以后就很少有机会这样静静看一场演出,更不要说是这样特别嘹抗的表演。但时间安排得紧凑,她只得分批请几个小队员出去。

八一青年队今年选拔了不少好苗子上来,年仅十五岁的小队员也已经长到伸手可摘星月的地步。

本章节未完,点击这里继续阅读下一页(1/2)